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东明县  > 正文

产业聚集“改革第一村”

作者: 郭卫东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1-11-08 10:55

记者 郭卫东

沿着柏油路,穿过沙河、郭庄、洼刘和大王庄这几个村子后,刻着“改革第一村”的石牌坊出现在记者眼前,这就是菏泽市东明县小井镇小井村。

敢为人先的改革村

在东明县城南20公里处有个小井村,这个村里建了一处小井记忆纪念馆,馆里收藏着老式织布机和陪伴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碾、磨、碓、辘轳,从红色收藏到民俗收藏,从敢为人先的分产到户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艰辛历程,每一件藏品都散发着历史的光泽。参观其间,犹如穿越时空隧道,深切地感受到了小井人敢为人先的精神魅力。

1978年春,小井人遵照原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到小井视察后的指示,发挥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穷则思变、实事求是,以中央《农业六十条》为依据,冲破“左”的思想束缚,率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

一处记忆乡愁的精神殿堂

留住记忆,留住过往,它们都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滋润过我们的先辈,也正在陪伴着人们看花开花落,冬去春来。就算其中的一些都已经被历史尘封,面对它们,人们的敬意仍然会油然而生,更何况,这些离人们而去的古老器物和传统习俗中包含的文化基因还依旧活跃在今天的生活中,继续造福于小井人民。

小井,作为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行者,用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农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为更好地保护民俗文化遗产,发扬前辈人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展现前辈的聪明智慧,教育子孙后代饮水思源,小井镇党委、政府决定建设小井乡村记忆馆,通过收集和展示民俗文化遗产,再现小井民俗文化,传承当地文明,并使之成为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小井乡村记忆馆于2018年上半年开始筹建,展馆共分为序厅、领导关怀、小井记忆、展望未来四部分。在筹建过程中,小井村民踊跃捐献展品,经过半年的努力收集物品300余件。小井人要用一座纪念馆,留住这段敢为人先的记忆,留住这段乡愁。

小井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今天的小井村,产业聚集,充满活力。在村北头,上百座大棚在阳光下闪着银光。这是集设施农业、数字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小井数字农业产业园项目,一期1500余亩的规模已经形成。在已建成使用的羊肚菌种植大棚里,拿手电筒查看羊肚菌长势的吉尚喆兴致勃勃,按照他的预计,今年羊肚菌能实现亩产800斤以上。

吉尚喆是小井镇有机地标产业园羊肚菌技术总监,他介绍:“8斤鲜品可以出1斤干品,按照目前市场羊肚菌烘干价格来算,一斤羊肚菌1200元至1500元,一亩地至少有10多万元的收益。”

小井村有机地标产业园作为小井镇乡村振兴的标杆项目,可安置当地富余劳动力800人就近就业,并带动村民发展联营种植。“在这里工作的村民每天工资在80元-100元,他们见证了整个播种到采摘到收益全过程,所以不少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要跟我们一起种。”吉尚喆说。

在村东南位置的一处工地,工人们正在赶进度。这里即将建起的“小井·1987科创园”可以为项目企业提供生产厂房16000平方米,并配备了行政办公、综合服务以及沿街商业等配套设施,打造集生产加工、产品展示、电商物流、科技孵化、网红打卡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园区,为全镇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
李鲲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